自古以來,茶被譽為“萬病之藥”,雖然有一點夸張,但反映了茶葉具有養(yǎng)生的效果。尤其是近幾年逐漸為廣大茶友認知熟悉的白茶,其制作過程不炒不揉,以最自然的方式加工,極大程度的保留了茶葉中的營養(yǎng)成分。
白茶存儲到一定年份后,性質(zhì)轉(zhuǎn)溫,口感醇厚,藥性也更加明顯。這也是白茶被稱為“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原因,現(xiàn)在國內(nèi)不少藥店仍舊用老白茶作為藥引子。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白茶愛好者來說,如何才能買到品質(zhì)好,價格實在的正宗福鼎白茶呢?去零售店或者柜臺?還是算了吧,經(jīng)銷商層層加價,到茶友手中剩的只是高價,這正是不少茶友花了大價錢卻買到品質(zhì)一般的白茶原因。究竟怎么才能買到好白茶,品出自然健康呢?
大家好,我是魏為健,福鼎硤門畬族鄉(xiāng)柏洋村人,作為一個福鼎茶農(nóng),我們家世世代代與這片土地結(jié)緣,以種茶、制茶為生。
——我家的茶園
把我自己制作的白茶分享給各位茶友,歡迎喜歡喝白茶的朋友加我的微信號:qqlaoweicha?與我交流
很多茶友,在對比過之后都會問我,“為什么都是福鼎白茶,老魏你的茶卻總是滋味更甘醇,香氣更濃郁呢?”老魏覺得,一款好喝的茶,不外乎原料和工藝罷了。
古語云:高山出好茶。老魏的畬家稀密白茶茶青全部取自海拔500米以上的純種福鼎大白茶樹,正因為海拔高溫度低,早晚云霧籠罩,平均日照短,使得茶樹生長趨于緩慢,茶芽柔軟、葉肉厚實。茶樹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茶青足夠的養(yǎng)分積累,是制作好白茶的第一步
好的茶青是基礎(chǔ),白茶的制作工藝同樣十分重要,不僅保證當年的新茶好喝,而且能夠為后期的越陳越香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畬家稀密白茶的稀有、密制工藝到底與普通的白茶制作工藝有何不同?為何會有如此柔滑鮮爽、醇和香甜的口感?下面我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普通的白茶制作的工序一般由萎凋、烘干、保存三步組成,而畬家稀密白茶卻是遵七道傳承古法( 攤青、萎凋、渥堆、碳揾、回火、保任、貯存)密制而成,密制過程短則半月長則整月有余,密制過程由我親自全程純手工進行,耗時耗力并且對制茶人的經(jīng)驗及耐心是一項很大的考驗!長年堅持下來,對身體素質(zhì)也是一種挑戰(zhàn)!
但是看到那么多茶友,品飲過老魏做的茶,給出的贊許,再累,也值了。借用同仁堂恪訓與各位茶友共勉: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從茶山摘回來的鮮葉先用攤青木槽來攤存鮮葉。木槽四周打孔保證鮮葉四面通風透氣,充分保持了茶青的鮮靈度。
而一般的小作坊、企業(yè)為降低成本、縮短工期、,基本均已采用下面的這種攤青萎凋機,攤青萎凋機對茶青本身品質(zhì)的損害是極大,產(chǎn)出的茶青死氣沉沉、毫無活性,成茶之后,也會明顯感覺到悶青味兒很重,存放數(shù)年后的轉(zhuǎn)化程度也會收到很大的影響!
普洱熟茶的渥堆是高溫、高濕的重度發(fā)酵工藝,而畬家稀密白茶的渥堆工藝指的是將萎凋達到要求的茶青放在竹制容器中進行堆積,厚度30-45cm,并用麻布覆蓋。堆積溫度控制在25-32度左右,一般為48-120小時,渥堆可以除去“青草”味,讓茶湯湯感更佳、更柔滑,茶香更純正。
我家的白茶口感獨妙,與這獨特的渥堆工藝有直接的關(guān)系,也是畬家制茶人的不傳之密!
碳煴≠碳焙,畬家稀密白茶的碳煴工藝是指用碳火微火低溫烘干,而并非焙烤!烘是要干燥、烘干,焙是要焙熟、焙透。雖一字之差,失之毫厘,謬之千里!其實茶品經(jīng)過“萎凋”后,便已經(jīng)可以飲用,現(xiàn)在市面上的白茶大部分也止于這一步,這也是為什么同樣是白茶,樣子外觀差不多但是口感、香氣、回甘及喉韻會有天壤之別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jīng)過“回火”之后的白茶已是成品,但為了穩(wěn)固其品質(zhì),我們畬家稀密白茶還需“保任”工序。將制成的白茶裝入純天然苧麻袋中,將其放入陶缸內(nèi)。封口用牛皮紙包封,系緊封口麻繩,這樣存放若干天,白茶品質(zhì)得到保固,正常存放不致發(fā)生品質(zhì)退變。
福鼎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故白茶的儲存、保管非常重要,如果儲存不當就可能變味、變質(zhì)導致毫無收藏價值和藥用價值。